孩子和“坏孩子”成了朋友 家长要不要强行干涉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来源: 北方网 作者: 编辑:郭小琳 2022-07-28 17:13:00

  俗话说,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。当父母的,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多跟好孩子玩,远离“坏孩子”。

  但孩子却完全不照着父母划定的线走,只要互相吸引、趣味相投,他们便会玩在一块,有的家长甚至因此斥责或者打骂孩子。

  家长眼中的“坏孩子”真的很坏吗?

  关于“坏孩子”的定义,家长们的答案可能有很多。最常被家长定义为坏孩子的是以下三种类型:

  •   成绩差

  许多家长会以孩子的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好坏。其实,这种做法过于片面。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他的道德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,况且,现在学习成绩不好,也不能代表以后也不好。

  •   习惯不好

  有些孩子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,比如,不讲卫生、不懂礼貌等。孩子的这些习惯确实不好,但这大多跟孩子的父母教育方式有关,不能因此就定义孩子是“坏孩子”。

  •   有一些不良的行为

  有些孩子确实会会做出一些故意毁坏公共物品、偷东西、不尊重他人,甚至是有一些暴力行为等。跟这类孩子交往的风险确实比较大,能避开就避开。

  孩子跟“坏孩子”交朋友,父母一味地制止有用吗?

  许多家长在看到自家的孩子与自己眼中的“坏孩子”成为朋友时,通常会采取直接阻止的方式。然而,家长一味地制止,往往会有以下两种结果。

  第一种结果,孩子听从家长的安排,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发展。

  著名的女排教练郎平,曾经在一期综艺节目中分享了她一位教师朋友的故事。她的这位朋友,从小就对孩子各种管控。特别是在孩子交友方面,更是各种管束。当这位教师朋友发现孩子结交了学习不好的朋友时,就会要求孩子不要再跟他们一起玩。

  久而久之,孩子不仅不懂得如何跟人交往,还得了社交恐惧症。直到成年后,这个孩子的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。每次一到假期,孩子就躲在家里玩游戏。最后,连大学也不去上了。

  第二种结果,家长越禁止,孩子越要反着来。

  小文爸爸发现,小文最近经常跟班里调皮捣蛋出了名的小浩玩。小文爸爸便对小文说:“小浩总爱捣蛋,是个坏孩子。以后不许你再跟他玩了!”小文听了,不高兴地顶撞道:“不,我偏不!我就喜欢跟小浩玩!

  其实,这就是“禁果效应”带来的反作用。好比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的故事一样,当家长越反对他们在一起时,两人反而越想在一起。最后,他们为了反抗家人的禁止,不惜以牺牲性命为代价。

  那么,当家长发现孩子跟“坏孩子”交朋友时,难道只能不管不顾,任其发展吗?当然不是,我们可以按照以下3个步骤进行引导。

  首先,我们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跟这个孩子在一起。

  引用上面小文爸爸的例子来说,爸爸可以这么对小文说:“文文,爸爸发现你最近很喜欢跟小浩一起玩?你们俩为什么这么好呢?”

  当爸爸用好奇的心态来问小文时,小文就会一五一十地将原因告诉爸爸。可能是因为小文被同学欺负时,小浩帮了他;也可能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,比如,都喜欢玩恐龙玩具。

  接着,引导孩子去思考、分辨对方行为的对错。

 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为什么喜欢跟那个孩子在一起后,不要急于给对方贴标签。我们可以先问问孩子是如何看待对方的言行的。

  比如,上面小文的爸爸可以这么问小文:“文文,爸爸发现小浩会欺负女生。你觉得他这么做对吗?”这时,小文就会去思考对方行为的好坏。同时,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换位一下被欺负的人的心理感受。孩子们生理和心理上虽然还未成熟,但他们都具备分辨道德是非的能力。

  最后,告诉孩子,可以跟对方玩,但不要受到对方不好的言行影响。

  在孩子的一生中,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。我们护得了孩子一时,护不了孩子一世。所以,我们要让孩子在实践中,慢慢学会辨别什么样的朋友值得深交。

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

推荐新闻

我来说两句

关于北方网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律师 | 设为首页 | 关于小狼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2-23602087 | 举报邮箱:jubao@staff.enorth.cn | 举报平台

Copyright (C) 2000-2024 Enorth.com.cn,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
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津B2-20000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020509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