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让孩子近视度数加深 家长要避开这5个误区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来源: 北方网 作者: 编辑:郭小琳 2022-08-10 08:57:00

  关于孩子近视的问题,不少家长在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。

  误区一:孩子视力下降,就是真的近视了

  学校体检时,家长被告知“孩子视力不理想,检测结果只有4.7。”家长一下子就不淡定了:孩子这是近视了吗?

  其实孩子的近视,有真近视和假近视。假性近视的孩子,有一段时间看远处的物体可能有些模糊,但看近处的物体时视力依然正常。

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大多是由于孩子某段时间集中用眼过度,导致眼睛的睫状肌过度收缩无法放松,从而出现了视力下降的情况。

  所以,发现孩子视力不如往常,家长们不要着急下结论。建议带孩子去眼科门诊,由专业医师通过“散瞳验光”,作出科学判断。

  误区二:近视可以“自愈”或“被治愈”

  随着近视越来越普遍,不法商家认准家长迫切想给孩子治好的心理,大肆宣传:通过按摩针灸、视力训练、激光手术等一系列治疗手段,可以帮助孩子治好近视。

  为此,国家权威部门公开表示,开展近视矫正治疗时,不得带有误导性的宣传,比如“治愈”“康复”等词汇。

  如果孩子真的近视了,眼轴会变长,这个改变是不可逆的。依据现有医学水平,近视只能通过佩戴眼镜等光学矫正手段来控制度数上涨。所以,近视不可以“自愈”,更不可以“被治愈”。

  误区三:近视度数低,可以不戴眼镜

  答案是:不可以。

  孩子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,家长就要给孩子配镜矫正,并且还要戴配足度数的眼镜。

  当孩子真的近视后,不少家长一时半会无法接受。想着孩子还小,度数也不高,眯眼睛可以看清,不戴眼镜也无妨,而且孩子的眼睛还在发育,自己调节一下说不定就正常了。

  千万不要这么想。因为孩子看不清又不戴眼镜,持续学习或是长时间看电子产品等,会加剧孩子的视疲劳,从而加速孩子的近视度数。

  误区四:戴眼镜后,度数会越来越高?

  正确的配镜虽不能完全阻止近视的进展,但可以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加深的进程。

  因为孩子近视度数的加深,并不是因为佩戴了眼镜。很大程度上跟孩子自身用眼习惯、以及是否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等原因息息相关。

  误区五:近视不会遗传?

  近视,特别是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,存在遗传倾向。

  有研究表明:

  1) 如果父亲是高度近视,母亲也是的话,孩子近视的可能性约为50%;

  2) 如果父母一方高度近视,另一方低度近视或不近视,孩子近视的可能性约为20%;

  3) 如果父亲不近视或中低度近视,母亲也是的话,孩子近视的可能性很小。

  最后,强调一下,近视并不是显性遗传,而是多基因遗传。与其纠结近视的遗传问题,家长不如更多地去关注如何预防孩子的近视。

  孩子一旦近视,将不可治愈。所以,家长要做到“早监测、早预防、早治疗”,带孩子定期进行视力筛查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保证孩子有充足的室外活动等。

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

推荐新闻

我来说两句

关于北方网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律师 | 设为首页 | 关于小狼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22-23602087 | 举报邮箱:jubao@staff.enorth.cn | 举报平台

Copyright (C) 2000-2024 Enorth.com.cn,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.,LTD.All rights reserved
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津B2-2000000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:020509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